产品特性:国际铁路 | 始发地:中国 | 目的地:中亚 |
运输方式:不限 | 最迟装运日:7.20 |
满载200多吨货物的中(中国)吉(吉尔吉斯斯坦)乌(乌兹别克斯坦)“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28日从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驶出,该批货物将以铁路运输方式运抵喀什火车站后,再由公路运输方式从伊尔克什坦口岸出境,并最终运抵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经历多次实单测试后,中吉乌“公铁联运”货运班列正式发运。
据了解,该趟班列全程采用集装箱“铁路-公路”的国际多式联运方式,实现了中欧(中亚)班列在多式联运新通道方面的新突破。“中吉乌”通道相较中亚经霍尔果斯出境传统线路节省5天左右,更具时效性、经济性,为中国与中亚之间的商贸往来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通道。
公铁联运是指根据一个公铁联运合同,采用公路及铁路两种运输方式,通常是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通过一次托运、一次付费、一份单据、一次保险,由公路、铁路区段承运人共同完成货物的全程运输。
“借助中吉乌‘公铁联运’的优势,可有效将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的优势相结合,大大提升了运输时效,全程比传统国际铁路联运模式节约3~5天。”当地一家物流公司的经理李铁辉称,“今后我们将在陆港区常态化发运中吉乌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
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发展“公铁联运”优势明显,可实现中欧(中亚)班列开源分流,通过“集拼集运”模式进一步增强陆港区物流枢纽功能,有效缓解疆内段中欧班列通行压力,充分利用铁路长距离运输和公路灵活便利的优势,提升陆港区集结货物的跨境通行效率与通行能力。
“我们从去年开始经过多次实单测试,建立了海关‘一票到底’业务模式和监管流程,保障中吉乌‘公铁联运’常态化开行。
据了解,全面推进中吉乌“公铁联运”在新疆常态化发运为基础,***跨境物流运输能力,是乌鲁木齐海关今年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此举将进一步强化乌鲁木齐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枢纽作用,进一步完善新疆对外开放新格局。
12月26日11时54分,中欧班列(汉中—西安—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41582次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中车务段褒河车站缓缓驶出,这是该段***发往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班列,也是该段今年开出的第3趟中欧班列。
该专列一共集结40英尺集装箱44组,主要装运童车、布匹、服装、文具、陶瓷茶具、洁具等日用百货767吨,将在西安国际港集结、分拨,再经霍尔果斯口岸,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两地。
今年3月31日,在汉中车务段褒河站***中欧班列日用百货,随后在西乡站***茶叶专列,为汉中诸多商家开启了新的经营发展思路。
受疫情影响,今年各行业经营比较艰难。为拓展业务,拓宽销售渠道,徐少军等人前往褒河物流基地,向朱晓晨打听如何拓展销售渠道,开展海外业务。
朱晓晨等人详细与其交流,介绍入驻国铁商城95306平台,拓展国内全国铁路单位销售渠道,并详细介绍中欧班列开行所需相关手续,以及具体流程。
12月13日开始,该公司集结的一批又一批货物陆续抵达褒河车站。正值疫情期间,为确保每批货物安全健康,朱晓晨等工作人员要对到达的每一批货物严格查验核酸检测证明,对外来司机、业务人员进行测温扫码;同时,积极协调联系空箱、对箱位,配合该公司做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面临巨大的挑战。今天,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蔡团结表示,“目前看,开放共享、覆盖全球、***、保障有力的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正在加快建立。”
2021年,交通运输部多措并举全力保障国内国际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确保出口货物出得去、进口货物进得来。
在国内方面,交通运输部加强统筹指挥调度,充分挖掘集疏运潜力,有效加强供需对接,全力做好粮食、煤炭、天然气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运输保障,为加强我国初级产品供给安全,服务国民经济健康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强的运输支撑。
在国际方面,全力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安全畅通,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国际物流保障协调工作机制,提升中欧班列保障能力,有效保障国际海运运力、集装箱供给,以及粮食接卸疏运,稳步提升国际道路运输的便利化水平,持续开通国际货运航班“绿色通道”。
据统计,截至11月底,累计开行中欧班列约1.4万列,同比增长20.3%,开行国际货运航班7.4万班,同比增长25.8%,完成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241.5万吨,国际及港澳台快递19.3亿件,同比分别增长20.2%、17.4%,完成国际道路运输4200万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蔡团结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充分发挥国际物流保障协调工作机制作用,按照“保重点、重协作、增韧性、降成本、建体系”的思路,全力保障国内国际物流供应链的稳定畅通。记者26日从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组织了老挝本地产的900余吨大米和木炭,共68个TEU的货物,从老挝万象南站发往中国重庆团结村站。这是陆海新通道开通中老跨境班列服务以来的首列万象回程班列。
中老铁路于12月3日开通,北起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向南经中国普洱、磨憨边境口岸,再经老挝磨丁边境口岸、孟赛、琅勃拉邦、万荣,最终到达老挝首都万象,是泛亚铁路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为陆海新通道拓展出全新的物流线路。
据介绍,中老铁路打通了东南亚腹地,使中国与老挝、泰国、柬埔寨等中南半岛国家拥有了便捷陆运新通道。从重庆发出的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目前已开行3列,累计发送货物货值达800余万元,出口货物主要有食品、化工品、摩配等。
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陆海新通道中老跨境铁路(重庆-万象)双向货运班列的开行,将助力“***”建设和中老经济走廊建设,为进出口贸易注入新活力,使贸易链进一步深化,让我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交流更为畅通。该公司将与铁路、海关等部门密切配合,积极组织货源,统筹协调通关模式和运输组织,提供一站式服务,专业团队全程跟进,为进出口企业保驾护航。
目前,重庆-越南、重庆-老挝跨境铁路班列均已实现双向常态化开行,将一站式服务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国家。
12月22号,我市编组的35组集装箱、满载我市及周边地区企业生产的日用电器、医疗器械、汽配等货物的中欧“商郑欧”国际班列从商丘站安全驶出。列车在郑州汇入中欧班列后将编组成50组集装箱,驶往目的地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伴随着汽笛声响,中欧“商郑欧”国际班列缓缓驶出驶出商丘站。当天正是中欧“商郑欧”班列开通运营一周年。
豫东综合物流产业集聚区党组成员 综合办公室主任 白中亮:高附加值货物成为这次班列运输的,货物种类主要包括,布料、日用电器、医疗器械、汽配、机械设备、日杂等。
日前,商丘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入选“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为进一步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提高商丘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促进商丘外向型经济发展,我市通过中欧班列提速运营及商丘国际陆港建设,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中部地区微循环,全面深度融入共建“***”、中部崛起等国家开发开放战略,集中合力打造河南中欧班列副中心城市和中部内陆地区开放新亮点。
豫东综合物流产业集聚区党组成员、综合办公室主任 白中亮:中欧班列开行,对商丘经济转型发展意义重大,将***推动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有利于提高商丘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也会大大促进商丘外向型经济发展,形成新的产业链、供应链,为我们打造河南中欧班列副中心城市和中部内陆地区开放要地提供支撑。下一步我们要依托民生热电铁路专线,加快商丘国际陆港建设,促成商郑欧班列常态化运行。
12月16日,蒙古国外交部长巴特策策格在接受俄罗斯《消息报》采访时表示,蒙古国希望进一步扩大中俄之间经蒙古的过境货物运输。
巴特策策格说:“截至2021年9月,过境运输量同比增长了210%,并且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
巴特策策格表示,”蒙古国设定的目标是满足不断增长的货物运输要求,建设新的铁路口岸,通过邻国打通入海口,进而发展蒙古国的运输和物流能力“。
实现这一目标的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蒙古国独资于2019年开工修建的塔万-托尔果伊-祖乌巴扬铁路。
巴特策策格说:”这条铁路的货物吞吐量将达到1500万吨/年,建设工作已完成设计量的97.6%,计划于2022年7月通车。此项目的延续将是修建祖乌巴扬-胡乌特-艾尔恩察夫(通往俄罗斯边境)铁路和祖乌巴扬-杭锦(通往中国边境)铁路,这两条铁路将成为连接三国的新铁线。